小晨和小悅撿到的罌粟果實。
秦楚網訊(十堰晚報)文、圖/記者 楊建波 特約記者 宋建彬 潘成濤 唐銳 報道:兩名小學生在外面玩耍時撿到5枚干果,懷疑是罌粟的果實,于是步行兩公里趕到警務站,將干果交到民警手中。
11歲的小晨和小悅(均為化名)是竹溪縣城郊一小學的學生。3月5日下午,兩人結伴沿公路邊玩耍時,發現路基坎下長有野花,于是到坎下采摘。她們無意間看到雜草間有5個核桃大小的花果,便隨手撿起。細看之后,兩人發現不對勁。
“這會不會是學校禁毒教育時,警察叔叔講到的毒品原植物罌粟的果實?”想到這里,兩人拿著果子飛奔回家。家長查看后,也懷疑這是罌粟的果子。“得趕快交到警察叔叔手上。”兩人一刻也沒有耽擱,來到離家約兩公里處的縣公安局西關街警務工作站。
兩人將撿到的干果交到民警手中。
“兩個小姑娘來的時候氣喘吁吁的,臉上紅撲撲的,額頭冒著汗。”西關街警務工作站特警隊員拿到干果后,初步判斷是罌粟干果。隨后,竹溪公安局禁毒大隊民警趕到現場,經確認,這正是毒品原植物罌粟的果實。
“你們能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,及時發現并阻斷了毒品原植物的傳播風險,真棒!”16日下午,民警特意來到學校,對小晨和小悅提出表揚,并送上一張“禁毒小衛士”獎狀和特別的獎品——鉛筆、書包等學習用品。
同時,民警還專門帶著常見毒品模具樣品,為全體師生上了一堂禁毒教育專題課。
目前,民警對她們發現罌粟干果的現場進行了實地踏勘,未發現異常情況。責任區民警表示,他們將對此處地塊進行持續重點監管。
相關鏈接: